欢迎您光临杰瑞女装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春秋霸主晋文公流亡列国时,列国国君是怎么对待他的?春秋战国晋文公称霸于诸侯

作者:女装
文章来源:本站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和狐姬的儿子,当时晋献公的夫人骊姬

  第四站:曹国

  曹共公听说重耳很贤明能干,有“圣人之象”,想偷看重耳的骈胁,对重耳无礼。曹国大夫僖负羁劝谏曹共公礼遇重耳,不听,于是私下给重耳送食物和玉璧。重耳也记住今日之仇,后来借口救宋将曹国给打了,活捉了曹共公。对于自己有一饭之恩的曹国大夫僖负羁则是下令不能伤害他的宗亲。然而,晋文公的部下魏犨和颠颉因嫉妒或是认为晋文公赏罚不公,派兵将僖负羁活活烧死。

  第五站:宋国

  重耳到宋国时,宋国刚刚和楚国打了败战,又是小国家,没能力帮重耳回国,但是宋国按国礼接待了重耳一行人,规格很高。长期贫困的重耳记下这次的感动,后来楚国伐宋时,晋国多少分担了宋国的压力。

  第六站:郑国

  重耳离开宋国,到了郑国。郑文公欺重耳年老,又看不起他,没有按礼接待他,只把他当作一般的逃亡公子。郑国大夫叔瞻认为重耳贤明,随从又是栋梁之才,应该按礼接待他们,郑文公没采纳。叔瞻又劝说,如果不礼遇重耳一行人,不如就将他们全杀掉,以免后患,郑文公还是没采纳。城濮之战后,晋文公找借口联合秦国伐郑,郑国被迫立流亡在晋国的公子兰为国君,并交出郑国大夫叔瞻。

  第七站:楚国

  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按诸侯的礼节接待重耳,将重耳的政治地位提高到诸侯的地位。席间,楚成王问重耳回国后怎么报答楚国的恩情,重耳答,“如果晋楚两军交战,必让晋军退避三舍”。楚国大将子玉听了后谋图杀了重耳,楚成王可能看重重耳却又有点轻视他,没有同意。晋楚争霸时,晋文公以“晋楚交战,晋国退避三舍”的约定,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第八站:秦国

  晋惠公病重时,在秦国为质的太子圉擅自回国,秦穆公很生气,邀重耳入秦。前637年秋,重耳入秦,娶秦穆公同宗的五个女子为妻。当年十二月,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回晋国,杀了晋怀公。秦晋双方达成协议,一方有战事,另一国必须出兵帮助。

  重耳出奔的第一站是他的舅舅狐偃的老家翟国。翟国算是重耳老妈的娘家人。娘家人怎么可能亏待外甥呢?重耳在翟国的日子自然过得很好,还解决了婚姻大事,取了季隗夫人,顺便还生了两个娃,分别是伯鲦和叔刘。

  然而,有点可惜的是翟国虽好,但是翟国的国力不行。他们又靠着晋国。重耳的兄弟夷吾上台后,一度很忌惮重耳,还打算直接派人去翟国去杀重耳。重耳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他怕翟国顶不住晋国给压力,也怕自己给老妈的娘家人带来太大的麻烦。所以,他就带着手下开溜了。

  重耳出奔第二站是卫国。卫国跟晋国同姓的远房亲戚。卫文公大概比较是讨厌穷亲戚,所以他对重耳的态度很一般,一般到有些差劲。于是,重耳很快久就离开了。

  重耳出奔第三站是齐国。齐国当时当家人齐桓公是著名春秋霸主。作为春秋霸主,当然有霸主的姿态。外加,齐桓公年轻的年轻也有出奔他国,寄人篱下的经历。所以,齐桓公倒是没有因为重耳很落魄而苛待他,反而待他很厚道,堪比他的舅舅家。跟着,齐桓公也送了一个叫宣姜的妹子给重耳当夫人。重耳在齐国也过得乐不思晋。这可把望夫成龙的宣姜和巴望重耳可以重返晋国的门客都给着急坏了。于是,宣姜跟重耳的门客一番劝谏,愣是将重耳又劝离了齐国。

  重耳出奔第四站是曹国。曹国跟晋国也是同姓的远房亲戚。曹共公跟卫文公也一样都很不喜欢穷亲戚。所以,曹共公待重耳的态度也不怎么好,甚至比卫文公。因为曹共公实在有点猥琐,他竟然他偷看重耳洗澡。遇上这种有点BT的亲戚,重耳自然没待多久就带着门客逃了。

  重耳出奔第五站是宋国。宋国当时的国君呢,是春秋唐吉可德宋襄公。宋襄公一生都本着君子的原则处事待人。就算跟楚国打仗,在两军阵前,他都要求宋国的士兵对楚国的士兵做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君子不能打已经受伤的人,也不能打头发斑白的老人。宋襄公这么厚道的人,他对重耳自然不可能差。所以,重耳在宋国的待遇还不错。但是,宋国国力实在也不怎么样。说白了,这也是靠不住晋国压力的诸侯过。所以,重耳也是没呆多久就走了。

  重耳出奔第六站是郑国。郑国跟晋国也是同姓的远房亲戚。姓姬可能都不太喜欢自己家的穷亲戚。所以,郑文公跟卫文公、曹共公一样待重耳的态度很差。跟着,重耳在郑国没待多久跑路了。

  重耳出奔第七站是楚国。楚国的当家人楚成王年纪轻的时候,跟重耳一样也有出奔的经历。所以,他对重耳也还不错。所以,重耳在楚国的日子也挺好过。只是待一段时间后,晋国出了一点事情,重耳有点回晋国的希望。只不过这希望需要秦国的帮助。于是,他又带着手下离开楚国去秦国。

  重耳出奔第八站就是秦国。秦穆公是重耳的姐夫啊。这关系自然不可能待重耳差嘛。关键吧,那会儿秦穆公不仅想当重耳的姐夫,还想当重耳的岳父。所以,秦穆公待重耳自然是好上天。尤其是,他当重耳的丈人爹之后,还用举兵力挺重耳回国当晋国国君。秦穆公真心是非常好的丈人爹!

  晋文公重耳逃难到其他几个国家的时候,那些大国对于晋文公的态度都挺不错,反而是那些小国家对于晋文公的态度显得有些不大友好。

  其实晋文公重耳逃难在外,这件事情猎国之间都有听闻,当然晋国国内发生的那点破事情大家也都听过,所以对于晋文公其实心里面是带有一丝的怜悯的,毕竟谁家遇到这么乱的事情也会感到十分无奈,更何况发生在你这个王位的嫡系继承人身上,那就显得有些荒唐,所以在当时的那些大国对于晋文公的态度都挺不错,尤其是齐桓公,宋国国君,楚国国君和秦国的国君这四个国家,宋国大家可能感到很奇怪,说这个国家怎么可能算是一个大国呢?但事实上根据后来楚国进攻宋国,宋国却能组织有效反击,这一点上来看宋国还是有一定的底蕴的。

  这些大国对于晋文公的态度都不错,尤其是宋国的国君,在知道自己国内情况并不富裕的情况之下,仍然还是要坚持送晋文公马车,一点让晋文公十分的感动。

  反观那些小国家,在面临着晋文公这样大国逃难出来的公子显得反而有些不尊重,尤其是曹国,卫国,郑国这三个国家,其中郑国的国君甚至偷看了晋文公重耳腋下的肉,这一点曾经爆发过一次战争,也是一个典故。

  其实我们仔细去想想这些大的国家,本身他们并不惧怕晋国,可他们却对晋国逃亡出来的公子礼遇有加,反观那些小国本身实力招惹不起,晋国却在这个时候对晋国流亡出来的公子恶言相向,甚至冷待他。

  仔细想想,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当时有一位小国的国君说出了道理,那个时候有一位大臣去劝这位国军,让他好好地对待一下晋文公重耳,结果这位国军直接训斥这位大臣说天底下逃亡到我们国家的公子多的多如牛毛,我为什么一个又一个的要去礼遇他们那对于他们好,他们又不能给我们利益!

  其实我们想想一个暴发户和一个真正传承很久的大家族最大的区别在那里是钱吗?不是,是人才嘛,不是,大家都有钱,大家都能够招揽人才,可是最后暴发户和一个传承千年家族,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二者之间的眼光,有人的眼光着眼于数天之后,有人眼光着眼于数个月之后,而有人的眼光着眼于数十年或者数代人之后。

  一个家族考虑的事情,绝对不是说自己这一代人究竟能赚多少利,而是想着自己的后代自己的子孙万代究竟能够拿到多少利益保证子孙的你才是一个家族内部成员,必须要考虑事情,这是什么?这是战略,他们的战略立足于时间,从长时间替自己的子孙后代替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相比较于那些暴发户而言,家族的思考的方面更多,而他们做的决定也会更加的理智,不会像那些小家族或者是像那些暴发户一样,不由分说给人白眼,或者是直接将人一脚给踹了,这种荒唐的事情发生。

  这些小国家由于自己国家的局限性,只需要保证自己国家内部的人民老百姓按时给自己纳税,其他的事情不是他们该考虑的,我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大国究竟对自己什么的态度,他们一概不会去思考,他们只知道当大国过来的时候,把钱乖乖的上交这就好了。

  所以面对一个落魄的公子,大国并不稀罕这块肉,可却能够给他最好的待遇,而小国家却能够再教好这些大国的绝妙时机的时候,白白的错过了这次机会。

  对晋文公和他身边的大臣而言,也许谁都没能想到,会流亡海外长达十九年。之所以他会流亡这么久,全都是因为狐偃。在里克等人杀死奚齐、卓子后,一度想请重耳回国,但狐偃却坚决反对,以致重耳错过了回国的绝佳时机。

  此后,公子夷吾在郤芮扶持下,积极谋划回国,成功地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是为晋惠公。

  在狐偃看来,晋惠公趁丧乱归国,又必须求助于外部势力,回国后不得不面对种种矛盾,很难坐稳君位。晋惠公回国之后,确实如狐偃所料,因为不能守信允诺,不但与诸多国内大臣产生了矛盾,还与秦国翻了脸。因此,晋惠公回国前两三年内,在国内频繁杀戮大臣,对外作战又败给了秦国、成为秦俘,遭遇了耻辱性的失败。可不曾想,在吕诒甥、郤称、郤芮等人倾力扶持下,原本摇摇欲坠的晋惠公政权,居然在韩原之败后稳固了下来,重新赢得了晋人的信任。

  此时,留在狄国重耳一行人未免大大失望了。

  狄国对重耳一行人其实相当敬重,不但待他们如上宾,在讨伐廧咎如得胜后,还把抢来的两位女子叔隗、季隗送给了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把叔隗嫁给了赵衰。虽然狄人对重耳如此敬重,但无奈狄人实力有限,无法给重耳更多的帮助。因此,在呆了十二年后,在狐偃建议下,重耳离开了狄国,前往当时霸主之国齐国去寻找回国的机会。

  从狄国出来后,重耳一行人先来到了卫国。

  此时,狄国和邢国正联手入侵卫国,卫文公整天忙于布置军事防务事宜,根本无心去接待一位晋国的流亡公子。所以,尽管卿士宁庄子提醒说重耳是上天安排的晋国接班人,但卫文公根本就不以为然。

  没得到卫国的礼遇,重耳等人也没多加停留,继续前行、来到了齐国。重耳到达齐国之时,正值齐桓公晚年。此时,管仲刚去世,齐桓公霸业已岌岌可危。但幸运的是,齐桓公好贤的风范仍存。见到重耳等人后,齐桓公当场就赏赐他马车二十乘,还将一位齐女嫁给了他。虽然齐桓公厚待重耳,但此时晋国政局稳定,齐桓公又老态尽显、不愿多事,所以在齐国重耳也一直没能找到回国的机会。

  两年后,齐桓公去世,他的五位儿子争立国君,让齐国陷入了动荡之中。但这并未影响到重耳的生活——十多年的流亡生涯,让他对回国为君已基本失去了信心。既然在此有了老婆、又有了地位,重耳只想着终老齐国算了。

  但狐偃与齐姜两人都不想重耳如此浑浑噩噩地渡过下半生,于是两人合谋将重耳灌醉,将他绑出了齐国。清醒过来后,重耳气得一度想要杀死狐偃,但最终在众人劝说下,还是踏上了流亡生涯。

  这一次,重耳等人的目的地显然是楚国。

  从齐国出来后,一行人首先经过了曹国。

  

春秋霸主晋文公流亡列国时,列国国君是怎么对待他的?春秋战国晋文公称霸于诸侯

  曹国是姬姓国,为曹叔振铎的封国。对于重耳,曹共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敬意。但他听说重耳有骿胁(píanxié)的残疾,便很好奇,想要看看到底什么是骿胁。

  于是,他安排重耳一行人住下,待他们洗澡之时,曹共公却在澡池一旁偷看。一国之君,居然偷看客人洗澡,这可是大不敬之举!重耳等人得知后,十分气愤、匆匆离开了曹国,又来到宋国。

  在去年,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被楚成王击败,身受重伤,正卧床不起。但他得知重耳到来后却异常重视,比照齐桓公,赠予重耳二十乘马车。重耳等人知道宋国无力再资助太多,便离开宋国,继续南下。

  当重耳等人到达郑国时,郑文公也极为轻视于他。所以,他们也不多作停留,直接过郑而到了楚国。

  楚成王得知重耳等人前来,大喜,立刻以诸侯之礼来接待他——这可是超越了齐桓公与宋襄公的待遇!重耳一度惶恐不已,想推辞,但在随从劝说下,便坦然接受了。

  然而,楚成王确实有意送重耳回国,但他更希望能通过此事来谋取利益。因此,在会见重耳时,他开门见山地问:“公子若得以回国,将会如何报答我?”

  如果能向晋惠公一样轻易出卖晋国利益,那重耳十九年前就可回国了。可正是重耳不愿出卖国家利益,才会被耽搁这么久。现在再次面对这种难题,重耳会屈服吗?

  见楚成王问起,重耳坚定地答道:“如果像国君所期盼的能回到晋国,当晋、楚两国在中原兵戎相见时,我将避君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君王原谅,那我就只能左持弓、右配箭袋而与您周旋了!”

  听到这话,楚成王深知扶持重耳得不到任何好处。因此,虽然他没有听从子玉之说杀死重耳,但对扶持他回国之事再也不感兴趣了。

  就在重耳等人绝望之际,秦穆公却因为晋惠公父子的背信弃义大怒,想替晋国另立新君。打听到重耳等人在楚国后,秦穆公立刻派使者前来楚国,将他们接到了秦国。秦穆公对待重耳的态度自然不必多说,不但将五位秦女嫁给了他,还护送他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

  以上,就是晋文公流亡海外十九年列国对待他的态度。表面看来,人穷志短,重耳流亡过程中被人轻视也属正常。但不正常之处在于,那些礼遇重耳的诸侯国,都是异族、异姓之国;而那些冷遇、羞辱重耳的诸侯国,都是姬姓之国。

  为什么那些同姓诸侯国都看不出重耳的霸主潜质,反倒是异姓之国对他敬重有加?

  恐怕这正是周王国衰落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宗法制长期潜移默化之下,姬氏之人都养成了只重贵贱、不重其才的习惯,对流亡公子如此冷漠,也就有情可原了。进入春秋之后,姬姓国却鲜有强大者,由此看来,也是正常。

  想要弄明白列国是怎么对待他的,首先要搞清楚他流亡列国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晋文公流亡的目的,狐偃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要成大事的。成什么大事呢?自然是要回国夺位,获得国君的无上尊荣。他后来流亡各国实际上都是带着这个目的去的。

  一个是有能力帮助他夺取君位的国家,主要包括齐国、秦国、楚国这种处于第一梯队的大国,另外还有一个宋国,当时有志于争夺中原霸权,也算是一个备选方案。

  第二个类别是没有能力帮助其复国的国家,典型的如郑国、卫国、曹国,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只求自保即可,干预大国的君位大计那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齐桓公、宋襄公很大方,一出手就是二十辆法拉利,齐桓公还附带有美女想送,可他们真的有想过要帮助重耳复国吗?并没有,他们的做法只是一般性的客套,甚至齐国人还把他们当成了投奔而来的臣子看待,对其严加防范。重耳最后能够顺利离开齐国还是在齐姜的帮助下脱险的,否则的话,以他手下人那股不安分的劲头,他真是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再看楚国。楚成王对他很客气,以国君之礼相待。而且当时已经处于流亡末期,晋国内部政治危机已经显现了出来,楚成王也动过要帮助他复国的念头。只不过他出手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重耳能够拿出一定的诚意作为交换,比如回国后尊楚王一声霸主什么的。但重耳没有接这个话茬,愣是拿退避三舍一事给搪塞过去了,惹得楚国令尹差点把他给活剥了。因此楚人对于重耳团队的态度也是一样,无非就是想趁着机会捞一票,捞不成也就算了。至于朝堂上的那些礼节,对于楚国也不是什么大事,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最后再来看秦国。秦国是一个让晋文公又爱又恨的地方,当重耳和他的弟弟夷吾刚刚开始争夺君位的时候,秦国就披着仁义的外衣趁火打劫,希望从晋国身上割一块肉。后来因为重耳答应条件不爽利,就被没原则没底线的夷吾抢了先,晋文公之所以会凄凄惨惨地流亡这么多年,他秦穆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这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他发现晋惠公这厮太奸诈了,跟他打交道根本占不到便宜。而晋惠公死后,他年幼的儿子又对秦国态度强硬,让秦穆公受了烈度内伤,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转而扶植别的公子的。

  只不过等秦穆公转过弯的时候,晋献公的九个儿子差不多都死绝了,能够看得到的也只剩下重耳一个了,他是实在没得选,才把重耳扶上位的,你还以为他真的就是活雷锋吗?

  综合以上的分析来看,齐、楚、秦、宋这四个国家实际上都没把重耳当回事,所谓的礼遇也纯粹是外交上的习惯,场面上的东西是当不得真的。只不过他们谁也没想到重耳的运气竟然会那么好,转了一圈国君之位还真让他给捞到了,这些国家一不小心也受到了糖糖霸主的礼赞,这还真有些不可想象呢!

  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正如曹共公回答僖负羁时所说的那般,诸侯流亡公子每天从曹国经过的不知道有多少,如果我都一一礼遇,那我还要不要干其他事了。以曹国弱小的国力,招待一两个人还能应付的来,可人人都要招待,还不得把我吃得揭不开锅了?

  更何况,流亡公子都是在国内斗争失势的人,他们在经过流亡之后还能回国继承国君之位的能有几个?就算是他们回去了,对于招待过他们的小国,又何尝会有半点感恩之心?相比于收容这些破落户所造成的损失,那些小概率事件带来的收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既然如此,我干脆就关好大门,对那些流亡公子一视同仁,谁来了我也不搭理,这不就得了吗?

  这个道理对于郑卫两国同样适用,国小民贫,就不要装大尾巴狼了,为了这么几个流亡公子弄得民怨沸腾,真不值当。

  

春秋霸主晋文公流亡列国时,列国国君是怎么对待他的?春秋战国晋文公称霸于诸侯

  第二,晋文公流亡之时,晋惠公的地位还很稳固,而且年龄也只有三十岁左右,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站在当时人的立场上,未必就能看出他将来会有失国绝嗣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与晋国相邻的郑卫曹等国如果敢于接纳重耳,谁也无法预料晋惠公会做出什么举动来。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来看,收容重耳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谁没事干了会给自己找麻烦?因此这些小国无法礼遇重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历史总是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在重耳流亡的那里面里,谁也没有想过晋惠公会那么早就挂了,晋国势的变化会那么快,到最后一个不遭人待见的流亡公子还真就成了香饽饽。

  你运气好,这倒怪我照顾不周咯?

  前656年,重耳之兄申生被骊姬害死,重耳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重耳的母亲是戎族,他决定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跑。

  晋文公的周游(逃亡)路线

  国家是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

  首先在狄国待了12年,而后因为发现有人要行刺他,所以逃亡到卫国。卫国嫌弃重耳是个 破落公子不肯接待,于是又前往齐国。其间发生了《重耳和土》的故事。

  重耳一行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

  后来因为再次遇刺,于是又开始逃亡。后来他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给齐桓公效劳,他同时希望得到齐国的帮助和保护。齐桓公送了他20辆马车,并许配了宗族之女齐姜给重耳。而齐国安逸的生活使他放弃了回国的志向。于是发生了典故《醉遣重耳》。

  公元前639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 赵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当时正好有个养蚕女奴在树上采摘桑叶,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姜氏。姜氏把这个婢女杀了,然后对重耳说:“您有称霸诸侯的远大志向,我已把偷听到的人杀了。”重耳说:“没有这事啊!”姜氏说:“您走吧!眷恋享受,安于现状,实在是很容易毁坏一个人的。”重耳不肯走,于是姜氏就和子犯商量,把他灌醉后,将他送走。重耳酒醒后,非常生气,手拿着戈,追赶子犯,要剌他。因此,赵衰等人让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马车上离开齐国国都临淄。重耳醒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愤怒,拿了戈追杀狐偃,幸亏没有成功。

  下一站是曹国,曹国的国君对重耳很不尊重,但是大夫僖负羁的妻子觉得重耳是个人才,僖负羁很听妻子的话,派人给重耳送饭吃,这不是普通的饭,里面藏了好东西的。重耳收到饭菜后,把饭菜吃了,但是把里面的宝玉还给了它本来的主人。

  

春秋霸主晋文公流亡列国时,列国国君是怎么对待他的?春秋战国晋文公称霸于诸侯

  重耳到宋国之后,宋国国君觉得大家都送东西,自己不送不好,就给了重耳二十辆马车。

  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待重耳好,重耳也对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期间也发生了《退避三舍》的故事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秦穆公送给重耳五个女子,还设酒宴招待。重耳在酒宴上吟诵了《河水》一诗,用河水归向大海,比喻自己周游列国,最后来到了秦国;穆公吟诵了《六月》一诗,讲到辅佐天子的事,以此勉励重耳称霸诸侯。

  异史君,将重耳的形成简略列出吧,从中我们能发现一些端倪:

  1、经过卫国(弱国),卫文公紧关大门,躲着不见。

  2、来到齐国(强国),齐桓公厚礼款待,视他为女婿。

  3、来到曹国(弱国),曹共公避而不见,趁机奚落,看重耳洗澡,瞅瞅所谓骈胁。

  4、来到宋国(大国),宋襄公厚礼款待,齐国如何款待,宋国就(打算)如何款待。

  5、来到郑国(弱国),郑庄公文公紧关大门,躲着不见。

  6、来到楚国(强国),楚成王以诸侯之礼接待,给我们留下来退避三舍等成语。

  7、来到秦国(强国),嫁女儿(一次性5个),出兵帮助重耳复国,再次延续秦晋之好。

  为何重耳的遭遇如此?

  这样一列出来,就很清楚了:卫国、曹国、郑国,这三个不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小国,都不愿意接待重耳。反而是齐国、宋国、楚国,秦国,这四个大国,都非常乐意热情招待重耳。

  为什么呢?

  重耳,一个流亡公子,一穷二白,对于小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可言,不仅没有利用价值,反而还会带来不测之灾。因为流亡的公子重耳,正是晋国官方的敌对势力。

  谁敢收容流亡的重耳,那不就是挑明在与晋国政府为敌吗?为了一个流浪汉而得罪一个国家政府,对于小国来说,怎么算,都是不划算的。

  所以,小国没有必要去惹这个骚,不接待重耳,也就再正常不过。

  那么好端端一个人为何要流浪?

  对比中国古代的两位大旅行家孔子和重耳的遭遇,我们分析认为:之所以要周游列国,多是因为不得志才不停地寻觅机遇,在寻觅机遇的过程中,又屡屡受到冷遇,这才不得不周游列国。(公费、自费游玩者除外。)

  树挪死,人挪活。

  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方向,说不定就会有新的机遇出现。万一不行,再变也无妨。

  对我们现实的世界,是不是也很有启发?那份工作干的不顺心了,换份咯,天下很大,总有自己的安身之所了。

  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发。

  ps:帮助重耳复国的秦国,他们私下又有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